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10几年,基于2,2,7,7-四[N, N-二 (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spiro-0MeTAD)小分子空穴材料的钙钛矿发展迅速.spiro-OMeTAD的诸多缺点限制了钙钛矿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发展,如制备工艺复杂繁琐、成本高、稳定性差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之前无掺杂空穴材料DTB的工作,我们在主链单体中增加一个噻吩环和增加侧链长度,设计出一种π共轭增强的TTB空穴材料.增加的噻吩环增大了共轭面积,同时,多出的S原子增大了空穴材料和钙钛矿表面的钝化的机会,更长的侧链增加了溶解性.GIWAXS测试表明TTB在钙钛矿层上延续的边缘堆叠方式保证了空穴的有效传输.最终,基于无掺杂TTB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18.2%的光电转换效率,30天后仍有91.1%的初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