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相关临床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需要子宫切除术等侵入性治疗方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完整地保留患者的子宫,是一种微无创的治疗方式.近20年来,重庆海扶团队在HIFU治疗子宫肌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共发表相关SCI文章20余篇;研制出了JC2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子宫肌瘤专科系统.在基础研究工作方面,首次提出了HIFU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生物学焦域(BFR)、能效因子(EEF)及组织声环境(AET).在临床应用方面,随着工程技术和临床方案地不断改进,目前HIFU子宫肌瘤治疗较以前更加安全有效.本团队一项包含7439例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大样本、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98.83%(7319/7439)的患者成功进行了肌瘤的HIFU消融,平均消融率为(83.1±15.6)%和(25%~100%);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肾功能不全、肠穿孔、腹壁疝等的发生率均未超过0.03%.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团队还对临床剂量学及HIFU增效方面进行了大量地研究,建立了结合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血供分级和T2WI信号强度等作为指标的预测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剂量投放的剂量学模型;利用超声微泡造影剂和缩宫素人为改变组织声环境的办法来达到HIFU增效的作用,提高治疗效率.最新研究工作方面,2014年4月,中英合作备忘录签署,启动了全球首个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随机对照循证医学研究.由王智彪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所有工作2015年顺利完成,其子课题对子宫肌瘤的影像解剖与影像病理进行了研究.由郎景和院士牵头,20多家医院和中心合作的973项目:《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前瞻性、多中心、同期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所有工作于2015年完成.该研究是我国首次在循证医学方法学指导下开展的超声消融器械多中心研究,也是科技部首次支持的超声消融器械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安全性方面,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重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由5年前的32.50%和1.15%下降至现在的24.98%和0.52%;有效性方面,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消融率从5年前的65.35%提高到现在的87.18%.我们相信,在微无创医疗理念地指导下,随着HIFU技术地不断改进和完善,HIFU治疗子宫肌瘤必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