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职化是一种家庭系统中所出现的功能性或者情感性的角色互换,在这种角色互换中,儿童往往为了顺从以及照料父母的工具性或者情感性需求而牺牲自己获得关注、照料以及指导的需求。亲职化的主要成分包括工具性照料、情感性照料以及亲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公平感。本研究试图通过回溯性测量的方式探讨亲职化及其各个成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以及自我分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338名全日制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亲职化的三个成分通过作用于自我分化水平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功能的中介模型拟合良好。亲职化的三个成分均能显著地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功能,其中工具性照料和情感性照料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个体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功能,而不公平感则会对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功能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自我分化在工具性照料及不公平感对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功能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自我分化在情感性照料与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