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预期寿命提高、空巢家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日益加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减弱,改革创新养老保障体系,扩展新的养老资金来源成为养老保障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房养老”作为新型的养老保障模式,可以通过提高住宅不动产的流动性来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养老压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家庭财富代际转移理论和资产流动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适宜武汉发展的“以房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往国内外关于以房养老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美国、新加坡和英国的“以房养老”实践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在武汉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四二一家庭及“空巢化”老人增加、社会保障养老金缺口增大以及养老金水平低而养老服务产品价格高等因素的影响下,武汉市推行以房养老模式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虽然武汉市在政策环境、金融市场规模、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及老年人的参与意愿等方面具备了推行以房养老制度的有利条件,但是传统观念束缚、配套政策不完善、相关实施机构的缺失和潜在经济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武汉市推行以房养老制度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与风险。因此,武汉市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以房养老”模式,坚持公益性和补充性原则,设立相关配套机构与配套政策,提供多元化以房养老方式,注重对参与老人的人文关怀,强化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防范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