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分子结构与腐蚀性能关系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扫描电镜(SEM)方法测试了AISI E52100钢表面在两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的腐蚀前后形貌.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及6-31+G(d,p)基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电子特性,最高占有轨道(EHOMO)能级,最低空轨道(ELUMO)能级,能隙(ΔE,ΔE=ELUMO-EHOMO),偶极矩(μ),硬度(η),软度(σ)等.结果表明,试验钢在[BMIM][BF4]和[BMIM][PF6]中呈现出不同的腐蚀特点,在[BMIM][BF4]中形成的腐蚀产物趋于在基体表面累积,在[BMIM][PF6]中腐蚀产物趋向于溶解.
其他文献
以硫脲、二乙烯三胺和不同碳链的羧酸为原料合成了四种咪唑烷硫酮化合物,并进行了红外分析.采用静态腐蚀挂片、电化学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化合物在85℃、500μg/g HCl+1wt%NH1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烷硫酮化合物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其缓蚀性能与疏水基碳链长度相关,以C15直链烷基化合物的缓蚀性能最佳;该化合物通过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