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成都市部分大型超市为例,了解目前速冻食品与冷冻饮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评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实施以来的效果,促进和引导速冻食品行业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方法于2019年3月至5月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所有速冻食品与冷冻饮品进行调查,在调查现场采取现场拍照以及现场誊写的方式获取速冻食品与冷冻饮品的中文营养标签信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核查后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包括国产及进口速冻食品与冷冻饮品在内共计1084种预包装冷冻食品,其中国产预包装速冻食品914种,进口预包装速冻食品170种。结果显示:(1)调查样品中有1080种标有中文食品营养标签,占99.63%。营养成分表标示率较高,达99.63%;营养成分声称标示率较低,为2.7%,声称内容主要集中在蛋白质、脂肪及添加糖三个方面;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率为0。(2)强制性标志内容标示率高,为99.63%;可选择标示的营养成分的标示率普遍不高,其中最高的为反式脂肪酸,为29.43%,而饱和脂肪酸、糖、膳食纤维的标示率较低,分别为6.92%、6.27%、3.4%。对于调查的预包装冷冻食品矿物质的标示情况,仅有部分样品对钙、铁、钾三者进行了标示,标示率较低,均为0.46%;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一件样本在营养标签中标示了维生素,标示率为0.09%。(3)进口预包装速冻食品的营养标签中营养声称、反式脂肪、饱和脂肪、糖、胆固醇、膳食纤维、K、Ca、Fe的标示率均高于国产预包装速冻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生素D标示率在进口预包装速冻食品与国产预包装速冻食品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率进口预包装冷冻食品与国产预包装冷冻食品一致,均为0。结论本研究调查的所有速冻食品与冷冻饮品中,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基本满足《通则》上的要求。对比国外,国内许多食品的营养标签只关注了强制性标示内容,对于其他营养成分的标识却很少,相关部门可继续加强《通则》的施行与落实,同时促进各企业对可选择标示的营养成分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