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包内两相流体界面波动特征

来源 :第23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硅热法是目前生产中低碳锰铁的一种主要工艺方法,在该工艺中初脱硅主要在摇包内完成的.本文利用模型实验对摇包内两相流体界面波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探索研究.实验发现,当达到临界转速后,摇包内两相流体界面的荷叶状运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出现,这个时间称为荷叶状流型建立时间.荷叶状运动的周期为自由表面旋转周期的两倍.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性理论指出,两相速度剪切可以引起界面的不稳定形成波动,而实验证实摇包内两相流体运动时有速度差存在,从而解释了荷叶状运动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应用相图分析镁铬砖、铬刚玉砖和高铝砖与镍铁炉渣的相互作用:炉渣-耐材接触出现液相的开始温度,炉渣-耐材转变为液相时二者的质量比.采用静态坩埚法对镁铬砖和铬刚玉砖进行抗渣侵蚀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镁铬砖、铬刚玉砖和高铝砖与炉渣接触开始出现液相的平均温度为1800℃、1445℃和1385℃:铬刚玉砖在液相下和耐材的质量比(耐材/炉渣)小于高铝砖.实验结果表明:铬刚玉砖抗渣侵蚀的能力强于镁铬砖,镁铬砖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