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大气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和高分辨率的黑碳排放清单(Multi-resolution Emission Inventory of China,MEIC)模拟了5个不同行业(民用,工业,交通,发电厂,生物质燃烧)排放源和外来输送对我国黑碳地表浓度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贡献。1)地表浓度:冬季民用源对中东部和西南地区黑碳地表浓度的贡献可以达到6 ug m-3,而在其他季节则为1-2 ug m-3。工业源的贡献的大值区出现在中东部且季节变化很小,一般都在1 ug m-3以上,在某些高排放城市地区可以达到3 ug m-3。交通源与工业源类似,贡献的大值(0.5-1 ug m-3)主要在中东部地区。由于农业秸秆燃烧使得生物质燃烧的贡献在秋季最大,特别在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区,贡献在0.5-1 ug m-3。外来输送的贡献在春季最大,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达到0.1-0.5ug m-3。2)直接辐射强迫(DRF):冬季民用源对中东部和西南地区黑碳DRF的贡献可以达到4 W m-2以上,夏季最大值在1-1.5 W m-2。工业源的贡献的大值区(1 W m-2左右)在中东部。在夏季的河北南部和河南北边,工业源的贡献可以达到2 W m-2以上。交通源在中东部地区的贡献在0.5-1 W m-2。生物质燃烧在秋季的最大值(0.5-1 W m-2)则出现在河南和安徽的部分地区。外来输送对DRF的贡献在春季达到最大。在南方地区,春季外来输送的贡献在0.5-2 W m-2;在东北地区,春季外来输送贡献的最大值也超过0.5 W m-2。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外来输送主要在对流层中低层,其对黑碳地表浓度贡献有限,但对直接辐射强迫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