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后偏差是指知晓已经发生的事件结果后,个体倾向于比事件发生之前认为自己有更准确的预测结果的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在歌曲领域是否存在事后偏差、报告歌词和报告歌名反应方式对事后偏差是否有影响。被试为60名听力正常的大学生,研究材料为9首中文歌曲,被试对歌曲的平均熟悉度为4.64(1:非常不熟悉;2:不熟悉;3:不确定;4:熟悉;5:非常熟悉)。选取每首歌曲中的一句经典歌词,由男生和女生录成歌曲干声,采用Adobe-Audition3.0对录制好的歌曲干声进行加噪音处理。噪音是从-8至20按等级逐渐增加的,共分为15个等级,第一等级的声音带有很大的噪音,被试根本辨别不出是什么歌曲,然后噪音渐渐降低,声音越来越清晰,第15个等级的声音已经非常清晰,以确保被试能够正确识别。该研究采用回忆型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任务应方式,分为报告歌名组和报告歌词组。因变量为被试在先见识别阶段和后见识别阶段的反应数值。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歌曲信息材料的任务上存在事后偏差效应。(2)任务反应方式主效应显著。与报告歌词组相比,报告歌名组产生了更大的事后偏差。结论:歌曲认知任务中存在事后偏差,任务反应方式对事后偏差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