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糖激酶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纤维素(cellulose)是一种巨大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是由许多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相联结而成的高分子物质。纤维素酶(cellulase,CMCase)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组(C0,Cx)可水解纤维素的多种酶的总称,可使纤维素逐步水解为各种低聚纤维素和糖,其最终产物为葡萄糖(glucose,GLU)。纤维素酶的活性测定现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操作复杂,难以实现自动化(即难以在大型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本实验通过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法检测水解产物中的GLU,并逐步确定该酶促水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从而建立了检测CMCase活性的一种新方法,并定义了CMCase的活性单位:1ml酶液在50-55℃,PH4.0-4.5(以HAc-NaAc为缓冲体系),每分钟水解1%CMC溶液产生lumol还原糖(以GLU计)的酶量定义为1个纤维素酶活性单位。
其他文献
为了引导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国际环境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国际环境科学前沿发展,由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
<正>本文以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Q2-87、2-79、1M1-96、Pf-5、HT5-1、Q37-87、MVP1-4、FFL1R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C23菌株和湿地松(P
会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所实施的质量控制方式会直接关系到数据的
借鉴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委员会(WBCSD)提出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结合社会价值因子构建了中国工业部门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2006年工业部门生态效益及其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出台和实施之际,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并将慈善事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