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转型研究(1990-2000)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具象雕塑作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重要部分,对其在上世纪90年代的转型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当代具象雕塑自身还是当代雕塑在今天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于明晰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发展脉络也将是有益的。本文把研究的重点聚焦于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具象雕塑作品和雕塑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题材内容、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明确其是如何转型的,以及转型的时代背景和西方当代雕塑对其的影响。本论文研究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时间进程按当代雕塑中狭义的划分,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为准确地说就是1990年以后。本文第一章对写实雕塑的发展脉络从三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分别为:写实主义因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因素和现代主义因素,明确写实雕塑自从西方引入以来的发展。第二章就当代具象雕塑转型的原因从知识和文化的转型、学院的变革和西方当代雕塑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明确了具象雕塑转型的具体原因。第三章从普通人物成为表现的主体、“物”成为独立的主题、人体雕塑以当代具象的面貌出现三个部分来分析具象雕塑的题材内容是如何转型的。第四章从基座的消失、姿态的求变、形体的不完整和重复的力量四个部分来探讨具象雕塑形式语言的转型。第五章从具象雕塑作品表面的处理、超级写实手法的借用和色彩运用的普遍化三个部分来分析具象雕塑创作手法的转型。第六章从现代材料的发掘、传统材料的再认识和综合材料的介入三个部分来分析具象雕塑材料的转型。第七章则从具象雕塑转型后的现状和思考来探讨今天的当代具象雕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两个开放性的问题:今天,具象雕塑在雕塑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坚持具象雕塑教学?这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相关传染病检测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普通科室住院患者共2994例,其中抗-HCV、抗-HIV、HBsAg检测均采用酶联免
使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调查船于2001年以及20世纪80年代在东海地区采集的多道地震资料,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为目的,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并获得了偏移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富含各种生物化石,尤以介形类最为丰富.以盆地东部达布逊湖东南岸的达参1井浅部的介形类特征为基础,划分出了3万a来的9个古气候演化阶段,其中Ⅰ1-Ⅰ5对应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始进行网上招标。电子招标的主要步骤包括招标公告的发布、标书的在线出售,委托招标代理企业进行在线的投标、开标以及评标工作,直到最后的中标公示。但是招标中资金的电子支付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资金的敏感性的特点以及在处理资金问题上的复杂的程序。大多数时候,电子招标的支付方式还停留在手动处理的模式中,这样极大的影响了电子招标的效率
文章以UG为开发平台,采用参数化设计思想开发了一套三牙轮钻头CAD系统。进行了牙轮钻头CAD系统结构及开发原理研究,并针对实例运用参数设计及特征造型的基本原理,对牙轮钻头牙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