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在口腔原位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抑菌作用的研究

来源 :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口腔原位菌斑生物膜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为挑选的9名志愿者行洁刮治,佩戴特制的弹性牙合 垫.牙合 垫中颊侧六个部位分别粘附有培养生物膜生长的环形载玻片.志愿者先后分别采用10ml不同浓度的ZnCl2漱口2次,每次1分钟.每个周期佩戴牙合垫48h,取出生长有生物膜的环形载玻片,对志愿者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进行评估,并采用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技术,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菌斑生物膜厚度(biofilm thickness,BT)及菌斑生物膜的活菌百分比(bacterial vitality,BV%).结果:2.5、5.0、10、20 mmol/L ZnCl2均可减少细菌膜厚度及降低菌斑指数.2.5 mmol/L ZnCl2能有效降低外层生物膜细菌的活性,5 mmol/L ZnCl2可同时减少菌斑生物膜外层和中间层细菌活性,与2.5 mmol/L ZnCl2浓度组相比较,5.0 mmol/L ZnCl2浓度组菌斑指数和生物膜厚度有显著性减少.随着ZnCl2浓度升高至1 0mmol/L或20 mmol/L,BV、BT和PI值与5 mmol/L相比无明显改变,且漱口时味觉减退、口干等不适症状逐渐明显.结论:2.5、5、1 0、20 mmol/L ZnCl2四种溶液均具有抑制菌斑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其中2.5 mmol/L ZnCl2是抑制菌斑生物膜活性的最低浓度,抑制菌斑微生物生长的ZnCl2最佳浓度是5 mmol/L.
其他文献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时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情境设计,存在问题价值不大、语言品味不足、学习实践不够三种偏差.语文核心素养立
让你的大脑尽可能地放松下来,然后快速回答出“大”字添一笔,你最先想到的字.rn答案解析:rnA.对于某人的依赖性加强rn未来某段时间,你将对某人的依赖性加强.就好像是“犬”字
期刊
一、以小说三要素为突破口rn小说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五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通常
期刊
[课堂回放]rn第一板块:理解要求,明方向rn师:你怎么理解“我的奇思妙想”这个题目?rn生:“奇”是奇怪的意思,“妙”是巧妙的意思,说明这个发明奇特而巧妙.rn生:“思”和“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