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体育赛事的快速发展,体育赛事背后蕴藏的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大量拥有较大实力的企业的靑眯。大型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高、举办时间长、参赛运动员多、关注度较高、影响力较大,企业赞助大型体育赛事能够为企业提高曝光度。另外,大众对高水平赛事中竞技水平高的运动员和一些明星运动员的关注度较高,利用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为企业宣传更加具有影响力。从而赞助企业可以在自身权益范围内结合赛事形象的基础上,通过明星运动员进一步增添企业形象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伴随着体育运动员赞助的商业化,一些明星运动员也拥有自己的个人赞助。运动员个人赞助商也想通过自己赞助的运动员在赛事赞助利益中分一份羹。集体与个人体育赞助之间的这种利益冲突因此也日益凸显出来,引发了一系列利益纠纷事件的发生。如果集体赞助商要求的利益太多,例如:2015年羽超联赛上,林丹因为自身赞助尤尼克斯与联赛的赞助威克多发生冲突,双方相持不下,致使林丹在替补席看完整场比赛。在2015年苏迪曼杯上,丹麦双打名将鲍伊,摩根森等5名丹麦队主力成员独自签约赞助,却与国家队赞助产生冲突,虽然愿意缴纳国家队约7500美元损失费,但最终仍被国家队开除;2016年CBA联赛上,拥有耐克赞助的易建联因在赛场后几分钟换下联赛赞助商李宁的球鞋,换上耐克鞋上场,而被停赛处罚;2018年亚运会上,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的孙杨没有穿代表团领奖服赞助商赞助的领奖服,而穿着个人赞助商361o品牌登上冠军领奖台,引发安踏的强烈不满等。当个人赞助商受损太多或集体赞助商利益受损太多,而运动员个人赞助获益太多,必然会导致利益冲突,进行着演化博弈,直到找到双方演化博弈的均衡点,达到一种利益平衡。而在我国举国体制的现实背景下,处于谈判地位不对等的集体赞助与个人赞助之间如何取得一种平衡,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分析运动员个人赞助与集体赞助冲突发生的主要利益博弈参与者之间的利益相关关系,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雅可比函数,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为运动员个人赞助与集体赞助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赛事集体赞助与运动员个人赞助冲突的背后,主要是赛事主办方与运动员个人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通过构建赛事主办方与运动员个人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利用雅可比函数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稳定性演化的可能均衡策略。结果表明,赛事主办方与运动员个人之间长期演化结果可能是均采取合作策略,也可能是均采取不合作策略;双方采取(分享,自律)策略的比例与利益收益分享及其分享系数、(独占,不自律)策略损失及其风险系数成正相关,与双方合作的成本和损失成负相关。通过整体系统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是否选择违反赛事赞助规则,主要是受赛事主办方给予的惩罚、行为选择产生的自身损失和个人赞助商给予的利益。如果运动员不自律、遵守赛事赞助规则,而观众不批评,赛事方管理松,那么就会助长这种风气,运动员及其个人赞助获益,而赛事方与赛事赞助受损,影响赛事主办方长期收益。因此,赛事主办方应加大对运动员的处罚力度,使运动员为了自身长远利益其放弃一部分来自个人赞助的经济收益,但同时,赛事主办方需要将自己的权益适当外放给运动员与运动员赞助商,获取较多的长期收益,促使博弈系统向(分享,自律)演化,达成赛事主办方分享权利而运动员自觉自律的最优战略均衡。2)当赛事主办方选择独占体育赛事中运动员赞助权益时,赛事主办方对运动员的处罚规定要大于个人赞助所给予运动员的利益,或运动员个人赞助所愿意承诺运动员的最大利益点,否则这种利益冲突事件将会不断发生,影响赛事名誉,减少后续赛事赞助商收益,以致长期经济效益下降。3)当赛事主办方对运动员监管、处罚力度不够时,赛事赞助商可以引入社会舆论机制监督赛事方与制约与动员,使赛事主办方在处罚轻或管理不严与运动员持续不自律的情况下,损失一定的声誉、形象等利益,从而促使双方转变各自的行为策略,维护和挽救自身的经济收益。4)当赛事主办方采取分享策略时,需要精确评估自身和赛事赞助商的经济效益损失、监督管理成本与带来的声誉等长期效益为制定合理的分享比例、合适的运动员违规处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