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交流的重要介质。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在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根本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细胞外囊泡中含有大量的内容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细胞因子、核酸等,其在被受体细胞内吞后通过对其功能调节来发挥作用。除了已被证明作用确切的内容物,细胞外囊泡内仍存在大量作用未知的物质,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细胞外囊泡具有同源靶向性和能够穿透生物屏障的优势,使得其成为一种靶向治疗的选择。因此,本研究采用T细胞来源的凋亡小体结合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构建工程化囊泡,其能够被体内炎症部位的巨噬细胞特异性摄取,通过负载物质调节巨噬细胞表型,消退炎症,促进再生。方法:本研究采用低渗裂解和超声结合的技术手段将T细胞来源凋亡小体生物膜成功包覆在预负载治疗物质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构建工程化囊泡。通过尾静脉系统注射于皮肤缺损小鼠和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内,观察10-12天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ELISA检测,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显示对照组皮肤缺损愈合欠佳,结肠组织炎症较重,巨噬细胞主要为M1表型;治疗组皮肤损伤愈合较快,结肠组织炎症较轻,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ELISA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治疗组血清抗炎因子水平较高。结果表明,工程化囊泡成功实现了靶向巨噬细胞调控表型促进炎症消退的目的。结论:通过低渗裂解和超声结合成功构建工程化囊泡,靶向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达到抗炎治疗的目的,为无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未来的研究将继续着眼于工程化囊泡的构建与应用,并将致力于更多的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