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状况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也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本研究的早期研究成果中曾提出过基于“流域取水点”的水资源可达性评价模型(SHRD)。为了研究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对SHRD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采用地貌剖面拟合分析的方法,使结果更能体现流域的地貌特征。与此同时,本文通过空间插值实现了中国县级区域生产总值的空间可视化,并且在两者的基础上探究了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分为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主要成果有:(1)提出了基于DEM的地貌剖面拟合参数分析方法,优化了 SHRD模型的建模方式。(2)研究了中国区域的水资源可达性指数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规律。(3)实现了中国县级区域生产总值的空间可视化。(4)定量评价了中国水资源可达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原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本研究通过地貌剖面拟合参数分析实验发现三次函数模型是拟合汉江流域地貌剖面的最佳选择。用数学函数对地貌剖面进行描述并提取特征点,可以为其他地学分析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2)中国水资源可达性的总体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到西北逐步递减。这是气候和地形所产生的影响。在地貌上,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递减;在降水上,呈现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特征。因此,中国水资源可达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是符合客观事实的。(3)中国县级区域生产总值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南沿海优于西北内陆的总体趋势,并且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4)本文通过Pearson系数、全域双变量自相关指数和新相关系数三种方法探究了中国水资源可达性与中国区域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水资源可达性和区域生产总值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水可达性并不是影响区域经济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