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锆石基玻璃陶瓷固化锕系核素模拟物的研究

来源 :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核能的使用,核废料特别是高放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对于锕系核素,即使经过处理后,其放射性在几百年后仍然很强。利用Nd元素作为锕系核素模拟物,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定性和定量相分析方法,对钙钛锆石基玻璃陶瓷固化高放射性元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利用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的陶瓷玻璃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玻璃陶瓷样品中的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玻璃陶瓷中结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陶瓷样品在950℃进行热处理2h后得到单一的钙钛锆石结晶相,且其含量也是在这个温度下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又出现了榍石相(titanite)、钙长石相(anorthite)和斜方二氧化锆相(beddeleyite)等结晶相,并且这些结晶相在1200℃时含量最高,而玻璃相在这个温度点则含量最低.对于玻璃陶瓷的热稳定性问题,研究了950℃下不同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其他文献
将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和里特沃尔德方法相结合对物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以此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铬渣污染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理固化铬渣并将其转化为无毒
【摘要】清末民初国外体育思想涌入中国,名人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崛起和振兴,以域外尚武勇敢为典型,借鉴他人的发展经验,赋予武术训练民众体格与精神心灵,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关键词】清末民初;武术;铁血主义;武士道  前言  清末民初的中国盛行柔弱之文化,不倡尚武和不重体力而导致弱民,进而引致在近代挨打被侵。一批思想家和改革者把目光转向外域,目的在于借鉴他人的发展经验,达到本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