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损山体”一词是伴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地貌景观水土保持的内涵而产生的。它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造成的自然山体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突变,形成的以裸露边坡为主体的特殊水土流失形态和景观破碎状态。殊水土流失形态和景观破碎状态。本文所研究的破损山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而形成的各种矿坑、凌空面、山体边坡、废石(土)堆等。本文以济南奥体中心片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内破损山体的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破损山体和生态和景观的要求,提出了破损山体植被恢复和景观营建的技术方法,筛选了不同类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和景观营建模式.尽量恢复原有山坡自然地形,同时考虑到地质灾害防治因素,地形修复应确保山体安全,不能形成新的地质隐患。裸岩陡坡(断崖)地形不但陡险而且表层无土,岩石裸露,景观和立地条件极差,对其进行景观营建主要采用植被混凝土扩坡技术。植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护坡型植物生长基材,由砂壤土、水泥、有机质、混凝土绿化添加剂(包含缓释肥、保水剂)、混合植绿物种等组成。一般情况下,护坡喷覆厚度为15cm。植物材料的空间布局主要是根据破损山体类型、立地条件、景观要求和植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采石坑靠近断崖面部位栽植高大乔木,如毛白杨、银杏等,断崖面栽植爬山虎、地锦、凌霄等攀援植物.在地形修复的基础上破损山体植被恢复与景观营建应重点考虑二个主要因素,一是生态性,二是景观性。 植被(vegetation)是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总体。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充分利用山体立地来改善局部环境,平衡区域生态和景观。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木林、草地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植被合理稳定的结构、高效的功能与和谐的关系,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