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1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注射用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98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注射用米卡芬净150mg/d(48人),B组应用米卡芬净200mg/d(50人),分析比较其疗效、中位起效时间、疗程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66.6%,中位起效时间5天,中位疗程16天,应用其他抗真菌药无效换用米卡芬净后有效率31.3%;B组临床总有效率78.9%,中位起效时间3天,中位疗程12天,应用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效换用米卡芬净后有效率69.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和12.3%,多为谷丙转氨酶、肌酐轻度增高,经保肝等治疗均可恢复正常,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其中使用200mg/d在治疗总有效率、中位起效时间、中位疗程以及应用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效换用米卡芬净后有效率均优于150mg/d,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和推广。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多平台协同防空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回顾了该系统目标跟踪中多模型算法的发展过程。重点对变结构多模型算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指出变结构多模型算法在目标跟踪中
<正>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MC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6 例开颅探查夹闭 MCA 的临床资料。男女各8例,年龄32~75岁,平均55.8岁。手术前 Hunt-Hess 分
在医患冲突、医闹事件频频发生的今天,大众传播对医护人员形象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对于打造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也责无旁贷。本文将对
由于金纳米棒(AuNRs)独特的可调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本工作中构建了新型叶酸(FA)功能化的具有荧光特征的金纳米棒,在金纳米棒上结合分子信标,实现对富含叶酸受体(FR)肿瘤
在组网电子对抗作战背景下,简单分析作战中远程威胁目标,讨论了威胁决策因子及其优属度获取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过对抗方案总体设计、最优方案选择的决策方法,建立了应对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