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相邻节位的玉米腋芽最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即形成可育穗(上位穗)和败育穗(下位穗)。揭示幼穗强势/弱势分化的机制可为进一步增强强势穗提供思路,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率;【材料与方法】为了阐明玉米幼穗强、弱势差异分化的关键时期及内源激素在此阶段的作用,在2017-2018年在江苏省大丰区选用两种不同穗型的品种苏玉41号(单穗型)和AN101(双穗型),进行大田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上位穗的生长速率在吐丝前8天(8 DBS)(上位穗从小花分化期进入性器官成熟期)显著超过下位穗,且这种差异在性器官成熟期不断拉大。在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成熟期(吐丝前12天到吐丝当日),IAA、ZR+ZT和GA3含量首先大幅增加,随后迅速降低,而ABA含量则先增加随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穗差(ULED)的IAA、ZR+ZT和GA3含量在吐丝前8天达到峰值。上、下穗位间IAA、ZR+ZT各自激素比值(HU/HL)在单穗品种中要显著高于其在双穗品种中的比值,而GA3和ABA各自激素比值在两品种间非常接近。(hormoneU-hormoneL)/(elongation rateU-elongation rateL)的时间进程表明激素在幼穗强势/弱势形成方面有不同的贡献;【结论】从小花分化期到性器官形成的阶段(大约在吐丝前8天左右)是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