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从血液生化、内分泌与免疫、微量元素、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微观化方面对慢性肾衰辨证的研究进展、现状进行了述评。内容:1.生化方面:慢性肾衰阳虚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系数与尿尿素氮含量均低于阴虚患者和正常人,阴虚患者肌酐系数明显高于正常人,慢性肾炎患者阳虚的病理基础,是机体的营养不良并伴随能量代谢降低;阴虚患者的病理基础,是机体的营养尚正常或不良而伴随能量代谢的增高:慢性肾衰患者血渗及CH2O 均高于正常人,而尿渗及渗比则低于正常人,虚证患者的尿渗及渗比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由高到低排列顺序呈现: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而CH2O高低顺序正好与之相反。慢性肾衰中肾阳虚患者cAMP明显升高,肾阴虚患者cGMP显著升高,cAMP/cGMP的降低常与阳虚证同时存在。提示cAMP、cGMF似可作为该病患者肾阴虚与肾阳虚两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并作为预测证型转化及辨证用药的参考依据。2、内分泌方面:肾阳虚患者睾酮(T)明显降低,雌二醇(E2)/睾酮显著增高:肾阴虚证E2不升高,T明显降低,E2和E2/T均显著增高:肾阴虚证E2和E2/T均显著增高者,E2值显著高于肾阳虚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以脾肾阳虚组水平下降最低,从低向高排序为: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病损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慢性肾衰时阳虚证血浆皮质醇明显增高,肾功能损害较重,阴虚证血浆皮质醇稍增高, 肾功能损害较轻。3、免疫方面: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其变化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中各具特点;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中医证型的肾小球疾病尿细胞因子的水平各有一定的特点,对中医辨证分型及了解肾内病理改变,为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具有参考价值。4、微量元素:肾阴虚证患者血清铜、锌、铁含量及铜/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肾阳虚患者血清铜显著升高,锌浓度下降,铜/锌升高:肾虚与血清微量元素铁、锌的含量及听力损害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5、其他方面:慢性肾衰各证型组红细胞各项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RBC、Hb、HCT与RDW呈负相关。红细胞各项参数阴阳两虚、气阴两虚两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肾衰病情越重,RDW值亦越大,提示红细胞参数与慢性肾衰病情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辨证分型上以虚证为主者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分型多为Ⅰ型或Ⅱ型,而以邪实为主者多为Ⅲ型或Ⅳ型。提示肾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能迅速了解病情,指导诊断和治疗,并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