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主要是采用氨茶碱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氨茶碱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内进行生物转化后生成咖啡因发挥药理作用,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泄。氨茶碱是非线性药代动力学药物,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在不同个体间具有较大差异。本研究目的是探索不同剂量氨茶碱在不同孕周、不同体重及不同日龄新生儿中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标准为2011-2012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g,临床有呼吸暂停症状。所有患儿均接受负荷剂量为5mg/kg氨茶碱静脉治疗,8h后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维持量氨茶碱治疗(1mg/kg组及2mg/kg组),两组患儿均接受氨茶碱q8h静脉治疗。所有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后8h,3d,7d监测血药浓度并检测肾功,临床记录呼吸暂停发作次数。采用MWPHarm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将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与血药浓度行拟合曲线制定药代动力学方程。SPSS19.0软件t检验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儿40名,两组间胎龄、生后日龄、出生体重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儿氨茶碱平均血药浓度、清除率及表观分布容积均有较大差异。1mg/kg组及2mg/kg组患儿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5.2±2.3μg/ml及10±3.8μg/ml,p<0.05,清除率分别为0.015±0.006L/kg/h及0.025±0.012L/kg/h,p<0.05;Vd分别为0.6±0.12L/kg及1.1±0.32L/kg,p<0.05。2mg/kg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明显较1 mg/kg组患儿少(p<0.05)。氨茶碱血浆清除率同生后日龄及胎龄相关。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中不同维持剂量氨茶碱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参数具有较大差异,2mg/kg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效果较1mg/kg好,临床上对氨茶碱进行剂量调整时因考虑患儿胎龄及生后日龄,进行常规血药浓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