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进行个性化训练监控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nanyan_sx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国家蹦床队运动员六周竞赛期训练负荷的综合评定与分析,对蹦床项目竞赛期的训练特点及规律进行探讨,旨在根据运动员个性化特点得出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最佳适宜区域,以提高成套动作成功率,并希望为我国蹦床运动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蹦床队陆××、何××为研究对象(均为国际级健将,蹦床项目奥运冠军)。训练负荷的监控:采用价值系数、训练密度、总弹跳次数、上网次数、总训练时间、成套动作后即刻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动作质量的监控:记录成套动作的成功率,并与训练负荷指标结合,监控运动员完成训练计划的情况。结果:1.陆××六周训练量区间为1020—1835,平均值为1521.5;训练强度区间为780—1198,平均值为1049.3。第六周为赛前训练负荷调整,训练量明显下降。该队员前三周训练负荷的调节采用了训练量增大则训练强度相应减小的方法;后三周是训练量随着训练强度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从成功率曲线图来看,陆××本周期完成动作成功率呈稳定上升趋势。2.陆××两套动作平均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两套动作平均血氧饱和度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3.何××本周期的训练量区间为597一1181,平均值为824.2;训练强度区间为382—674,平均值为507.5。第六周进行赛前负荷的适应性调整,训练量稍微下调,强度加大。该队员本周期的训练负荷安排基本呈波浪型,前五周训练量随着训练强度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何××前三周完成动作成功率较低,第四周起有所提高,成功率均达67%以上。4.何××两套动作平均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两套动作平均血氧饱和度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结论:1.通过对两名运动员日常训练负荷的跟踪记录发现,大赛前,蹦床项目训练负荷的基本规律为:降低训练量、保持或者稍微加大强度。2.对训练负荷指标统计研究得出:网上弹跳次数可以作为训练量的主要评定指标,上网次数与总练习时间可作为辅助指标;价值系数可作为评价网上成套动作训练强度的主要指标,密度则能较好的反映技术训练的强度,可作为辅助指标。3.采用手指血氧仪测量成套动作后即刻心率、血氧饱和度,发现心率、血氧饱和度可以作为蹦床项目的训练强度监控指标,推荐在较长周期进行系统监控中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谐波的产生原因以及各种分析和控制谐波的理论方法 ,通过对各个电能质量谐波控制方法的比较分析,确定采用电源电流预测控制算法对谐波进行控制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正>1研究目的关于急性低氧环境下最大摄氧量下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肺通气、肺换气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而针对骨骼肌代谢能力影响的研究相对较
会议
目的:旨在进行RAST测试,并与专项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评价100 m短跑专项能力的可行性;对象:广西体工队和广西体育学校田径100 m专项男运动员,共计21名;方法:令运动员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以发作性胸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常因为患者劳动和情绪较激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构建适应一级学科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统计学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