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物量和酒精引起的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对16株羊肚菌进行筛选,综合生物量和药效学结果,筛选获得羊肚菌株M1。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M1为羊肚菌属(Morchella),尖顶羊肚菌(M.conica)。以酒精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为模型,测定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并测定胃黏膜SOD、MDA、GSH含量,采用幽门结扎法,测定大鼠胃酸、胃蛋白酶与胃黏液分泌量。采用以SYBR Green I为检测模式的RealtimeRT-PCR技术,检测了羊肚菌M1对酒精引起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后的iNOS和COX-2基因转录水平,并用Western-Blot检测了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羊肚菌M1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P<0.05);羊肚菌M1不能抑制胃酸的分泌(P>0.05),但是能增加胃蛋白酶与胃黏液的分泌(P<0.05);酒精能引起胃黏膜SOD活性与GSH含量的降低,MDA含量的增加,但给予羊肚菌M1能明显抑制这一现象。同时,羊肚菌M1能显著增加iNOS和COX-2基因的转录水平与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羊肚菌M1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是与增加胃黏液分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提高iNOS、COX-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