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是指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主体并融合信息技术革命(即第五次技术革命)重大成果的革命,它在新技术革命上不仅包括了里夫金所谈的“新能源革命”和麦基里以机器人和3D打印机为核心的“制造业智能化革命”,而且也包括了新材料、纳米技术革命和生物电子等技术革命。目前我国有关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定义仍是以2002年时对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中的主导技术——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加以定义的,并没有反映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到现在已逐渐清晰的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化道路的巨大影响。因此本文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至少应在“信息化”这个核心概念基础之上,增加以下三个要素:可再生能源革命或绿色技术革命具有与“信息化”同等重要的地位;“智能化”比“信息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新材料和纳米技术革命对于解除自然资源匮乏对我国工业化的严重限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主导部门上的思路仍然是缘木求鱼地企图通过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所谓“第一种机会窗口”渐进地应对这场革命,这也就是仍沿袭所谓劳动力成本低廉比较优势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老路,因此,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很有可能痛失与美日欧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他们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