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情境兴趣是个体在特定体育活动中所感知到的运动项目本身特征和刺激感受的一种交互体验。历年来学者对于情境兴趣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文本类的科目中,在体育领域虽有所体现,但是相关文献并不多,且研究对象大都是中学生。以"情境兴趣"和"小学生"为关键词,查阅到的文献只有15篇,而在体育领域的文献只有3篇。本文以北京市四个区县5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女=297:294;三年级:四年级=330:261),修订了陈昂编制的《小学生体育情境兴趣量表》,构建了体育课堂情境兴趣的模型结构,通过对北京市小学三、四年级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境兴趣的测试与分析,揭示了不同性别和年级在体育课堂情境兴趣认知上的差异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修订后的《小学生体育情境兴趣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856)和效度(x2/df=1.95,NFI=0.797,GFI=0.886,AGFI=0.839,CFI=0.887,IFI=0.890),表明该量表适合用于对小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测量。2)对不同性别的小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总体水平和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生在情境兴趣的总体水平和各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男女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有关。3)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总体水平和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总体水平、新奇性、探索性、愉悦性上的均分显著高于三年级。表明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好奇心比较大,所以具有新奇性和探索性特点的体育课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4)相关分析表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其中新奇性以及愉悦感与总体兴趣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和0.711),表明体育课堂具有新奇性和学生的愉悦体验是小学生体育课堂情境兴趣的主要来源。此外,挑战性和愉悦性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0.84,表明能让学生产生愉悦性的体育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