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城市是国家建设所需矿物原料和能源的主要供应基地,在给国家能源工业进步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外,也造成了大面积土地沉陷,影响城市建设和矿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开展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对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生态规划建设与矿山开采关系入手,以典型矿业城淮北市为例,开展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期解决矿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与沉陷区湿地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基于矿业城市采煤沉陷、山体采石生态破坏问题与矿业城市生态宜居建设要求,提出了城市由“依山建园”向“城中筑湖、围水建园”生态城市建设转变的生态规划理念;开发了矿业城市生态建设与矿山开采、地形地貌、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总体规划技术,完成了城市外围生态圈与城市中部生态绿心相协调及生态建设、景观格局与采煤沉陷相协调的矿业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研发了基于城市区域水系、水资源、地形地貌、采煤沉陷特征的矿业城市地表水保护、沟通、控制、补给的次生湿地综合水维系技术;提出了利用电厂生产排灰、煤矿生产排矸进行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次生湿地陆域景观建设技术,研发了湿地植被景观构建技术。结果 表明:运用该关键技术,在淮北市完成城市规划面积285 km2,其中生态建设规划面积95 km2,采煤沉陷区湿地建设面积49 km2,山区生态风景建设面积46 km2,使淮北市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了50%,采煤沉陷区湿地建设规模国内最大且集中连片,形成了“城市中心区沉陷湿地生态绿心、外围山体生态绿肺”的生态、宜居、精致的新型矿业城市,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宜居城市”称号。
其他文献
(一)吴觉农先生(1897年4月14日~1989年10月28日),浙江上虞人.
【摘要】“临界生”是当前农村初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之所以无法突破各个学科成绩的“临界点”,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心理韧性”。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利用校园心理剧提升农村初中“临界生”的“心理韧性”,进而提升农村初中“临界生”学习成绩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 农村初中 “临界生” 强心剂  现如今,在农村初中学校,一些自卑、胆怯、含羞、拘谨,紧张、失眠,做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职业学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社团的作用,将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学生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开展粮食贸易和合作的基础。但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粮食的规模小、连续性差,对哈萨克斯坦粮食市场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为此,本文在研究哈萨克斯坦粮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