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Ra1基因甲基化与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o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DNA甲基化是结肠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FRa1通过与其配体GDNF结合,是癌基因酪氨酸激酶受体RET的磷酸激酶,并且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本研究就旨在探讨GFRa1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组织标本,其中包括来源于北京肿瘤医院2006年-2012年住院病人的93对分期为pT1-4N0-3M0-1的结肠癌及其切缘组织以及正常非癌患者的结肠活检组织标本,手术切除后-80℃冷冻保存。所选结肠癌标本都有对应的切缘组织,并且有基本的临床病历资料。提取组织的DNA,用亚硫酸氢钠修饰组织的DNA,MethyLight方法检测组织DNA中GFRa1的甲基化状态及含量(COLL2A1作为内参)。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不同组别之间甲基化含量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检测组织中GFRa1基因的甲基化含量,发现所有组织均可检出该基因甲基化,正常组织中GFRa1甲基化含量(中位数64.1%)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9.45%)以及切缘组织(0.40%,P<0.001)。GFRa1甲基化含量与结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中位数低分化比中高分化为4.54%比10.69%,P=0.004)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结肠组织中GFRa1甲基化含量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及切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GFRa1甲基化与结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肠癌组织中低分化组织的该基因甲基化含量显著低于中高分化组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提示在结肠癌组织中分化程度越低甲基化含量越低。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对2000年-2011年正式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
会议
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四种矿泉水中的Si、Mg、Ca、Sr、K五种元素。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及精密度高等优点。五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1.6%
采用自制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提取了银杏叶中聚戊烯醇酯,考察了温度、压力、流速及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超临界流体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O2超临界
文中以广东坪乳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依据,通过对路面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并按病害情况采用了相应的处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