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树花是一种珍稀食、药两用菌,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效果。本研究通过拮抗反应、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标记对来源于13个省及美国、日本、香港等地的42株灰树花进行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从56条ISSR和30对SRAP引物中分别筛选出14条和11对引物,对42株灰树花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别获得369条和219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分别为84.01%和81.28%。拮抗试验结果将42株灰树花分为17组,I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的综合聚类结果与拮抗试验的分组结果更一致,较单独分析更准确,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79时,将42株灰树花划分为6大类群,其中,从济南市梯子山采集的野生菌株梯灰1号单独聚为一类,且与其他41个菌株都有拮抗。选择野生菌株梯灰1号和浙江庆元的主栽品种庆灰151作为亲本,进行单单杂交,获得65个杂交子。选择28株在PDA平板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的杂交子,以2个亲本菌株为对照,进行工厂化小试的栽培品比试验,获得农艺性状优良的54、55、57、60、86和88杂交子6株,其中杂交菌株86尤为突出,其子实体为灰黑色,朵型大,菌盖薄,菌管短,平均产量为291.30 g/袋,比亲本菌株庆灰151提高20.53%,平均生物学效率为51.53%,比亲本菌株庆灰151提高27.93%。在小试初筛的基础上,我们将对获得的优良杂交菌株进行工厂化栽培的复筛和中试,检测菌株的均一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