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光气肺损伤机制.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在亚致死剂量(500 ppm ×1 min)的光气吸入染毒后0,1,3,6,12,24及48 h时间点采用硝酸镧灌注肺组织,Lowry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浆中总蛋白的含量以计算肺通透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决定肺血管通透性的紧密连接蛋白的含量.结果 正常大鼠肺组织中,气血屏障完整,可见肺微血管和基膜是完整和连续的,大量的镧颗粒局限于血管腔内,无La3+渗出到肺泡腔,同时,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亦未见La3+.损伤后3h时,镧颗粒渗入到血管内皮间隙,沉积于基膜;6 h后,镧颗粒穿过了血管内皮的紧密连接及基膜进入肺泡腔.大鼠肺通透指数提示染毒后3h开始升高,6h升高显著(P<0.05),48 h后开始下降.肺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与ZO-1水平出现异常表达,并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染毒后初期呈下降趋势,6h下降显著(P<0.05).结论 光气这种窒息性毒剂在亚致死剂量吸入中毒后,3~6h为肺水肿初期,在此期之前及时进行早期救治,有望为光气中毒后的救治争取时间从而增加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