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治”理论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作用考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家,通常指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学派。~①学术界按法家理论发展进程,将法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法家主要代表有管仲、子产、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等;后期法家主要有韩非和李斯等。该学派提出了一整套有别于儒家、道家和墨家的治国理论,即"以法治国""垂法而治""缘法而治",因此得名"法家"。法家的"法治"理论,在西周"礼治"失灵、天下大乱的时代为许多诸侯国所崇信,也在秦统一天下的实践中得以极端发展和实施。虽然,法家理论因秦朝骤亡而受到批判,但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所采用的"外儒内法"和儒法兼治的治国方法中仍被间接采用。因此,在考察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时,不能不正视法家"法治"理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原有周期DGS(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周期渐变尺寸的DGS结构,比原有结构具有更好的阻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毫米波微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改善了阻带
对曼地亚红豆杉与南方红豆杉进行了嫁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法能有效提高曼地亚红豆杉生长势,显著增加枝条生长量,探讨了曼地亚红豆杉嫁接栽培过程中接穗和砧木的选择、嫁接方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5年7—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广西德保县与那坡县抽取5所中学的留守儿童500例。采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以及新课程教学标准的颁布实施对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尝试,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本文
以新西兰山亚麻带茎尖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比,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经诱导增殖、继代培养、生根、炼苗及移栽能够大量快速的获得性状优良的完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