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部科是单子叶植物种较小的一个科,但它具有多变的网状脉,花部数目五数和四数两种,而四基数花分内外两轮,这在单子叶植物是独特的特点。因此,百部科的研究对探讨网状脉进化,单子叶值物与双子叶植物之间的系统关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百部属植物的块根是一种传统的药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在生态农药的应用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百部科的系统学研究将为传统药品的挖掘提供基础。百部科植物有四属(Croomia;Stemona; Stichoneuron;Pentastemona),约32种(Ji Zhanhe,2000),我国有2属8种。百部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至澳大利亚以及北美的亚热带地区,它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古老性,特别是黄精叶钩吻属是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这为植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东亚和北美在古大陆上的联系提供了一个例证。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百部科被置于不同的位置(风表1),说明百部科的系统地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丛晓东等(1989)研究了我国百部属五种植物(S.sessilifolia,S.mairei,S.japonica S.tuberosa and S.parviflora)的花粉形态,他们通过与相关科属孢粉学资料的比较认为,百部科系统发育位置邻近延龄草科,次之薯蓣科等原始百合目的某些类型。Chase et al.(2000)根据分子学数据将百部科归到Pandanales下。百部科内只有8个种的核型有报道,其中Croomia属的染色体数为2n=24 (KazuoOginuma, et al.2001),也有报道为2n=26(李林初,1986),Stemona和Pentastemona的染色体数相同均为2n=14,而Stichoneuron的为2n=18。李林初根据染色体的核型不同支持将Croomia作为一个单独的科(Croomiaceae)。同一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这种现象对研究这个种的起源与演化问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子学研究方面。只有少数几个种的极少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有研究。目前百部科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住化学研究方面。百部的块根用于治病和杀虫,甚至还可用于防治癌症,主要是因为百部含有其特殊的生物碱。百部科植物含有的生物碱的种类很多,而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百部属,因百部属植物种较多,分布稍广。百部科植物碱的种类很多,已分离出来的有50余种,还不断有新的生物碱从百部科植物中分离出来,但其含量和种类因种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