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和核基因揭示棘胸蛙属种间存在渐渗杂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交及渐渗杂交对物种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对其影响的评价存在争议。棘胸蛙属(Quasipaa)隶属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是亚洲特有两栖类。前期基于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分子标记对棘胸蛙属同域分布物种种间渐渗杂交研究发现,棘胸蛙属同域分布物种存在渐渗杂交现象,但同域分布区最多且形态极其相似的两个广布种(棘胸蛙Quasipaaspinosa与棘腹蛙Q.boulengeri)没有检测到渐渗杂交。为了检测棘胸蛙属物种的渐渗杂交以及种间的遗传学特征,本文采集同域分布区的棘胸蛙、棘腹蛙及棘侧蛙(Q.shini),利用线粒体COI基因与微卫星分子标记,探讨棘胸蛙、棘腹蛙及棘侧蛙种间渐渗杂交及遗传多样性水平。主要结论如下:不同地理种群的棘胸蛙与棘腹蛙发生了线粒体基因单向渐渗,棘胸蛙与棘侧蛙存在线粒体与核基因的双向渐渗。棘胸蛙属物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棘胸蛙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支系。部分区域的棘胸蛙、棘腹蛙种群经历了瓶颈效应。
其他文献
结合福建漳州核电厂一期工程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施工实例,为取得厂区岩体爆破施工时的振动能量分布,优化核电站二期工程爆破技术方案设计,对爆破振动数据进行采集,应用小波变
针对现有车牌定位算法在复杂背景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很难快速、准确地定位汽车牌照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分析和投影法的车牌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车牌区域字符丰富的纹
【目的】探讨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侵染效果。【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生测试验法,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长尾斯氏线虫X-7、夜蛾斯氏线虫SN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
在国家宽带提速升级的大背景下,目前入户光纤由100M升级到1000M,从4G到5G对网络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光纤通信网络中的核心零部件——光器件产品也出现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和产品迭代越来越快的现象。同时光器件产品又存在着产品价格随时间推移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因此产品的研发进度越快,越早上市就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SS公司作为我国传统光通信器件生产厂商之一,在目前通信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