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周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频率下降到威胁系统安全运行时,自动切除部分次要负荷,使频率迅速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装置,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本文在分析低周减载装置工作原理及江北电网低周减载配置方案的基础之上,结合2009年6月8日由于雷击跳闸,造成黑石子变电站重合闸装置动作而引起该站35kV出线低周减载保护动作跳闸的事故,通过故障过程中装置的动作时间、动作原理及整定定值,分析了低周减载装置的动作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为小电源联网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实用的低周减载整定方案。其主要结论为:本文结合低周减载装置的基本原理,根据江北电网小电源联网变电站馈线开关低周减载保护装置在输电线路故障情况下,动作跳闸的事故情况分析,对小电源联网变电站在有功缺额及事故状态下对小电源的取舍进行了分析,在低周减载装置及低周解列装置的配合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电网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际运行表明,对于受电比例过大的小电源联网系统,传统的低周配置原则可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根据系统的特点来研究第三道防线的具体配置,实践表明该方案对于提高小电源联网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