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TST),系统研究了在有O2/NO存在的大气环境中,·OH引发苯乙烯氧化降解体系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过程动力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S2012030006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3102和412050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TST),系统研究了在有O2/NO存在的大气环境中,·OH引发苯乙烯氧化降解体系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过程动力学。为了更全面的理解该氧化反应对大气的影响,我们也对照研究了没有NO存在的反应机理。首先在B3LYP/6-311+G(3df,3pd)∥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得到·OH引发苯乙烯的大气反应势能面图,发现苯乙烯与·OH反应有两种反应途径:·OH加成反应和氢提取反应通道。计算结果表明,·OH加成反应比氢提取反应更容易发生,尤其是·OH加成到苯乙烯侧链末端(Cβ)位是无能垒的强放热过程,因此该反应以Cβ位的·OH加成为主,生成中间体C6H5CHCH2OH(IMaddβ)。在大气环境中,IMaddβ很容易被大量存在的O2所进攻,转化为过氧自由基·C6H5CHOOCH2OH(IMOO)。在NO污染严重的区域,IMOO与NO能够很快发生化学反应,转化生成对SOA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有机硝酸酯类化合物;而在NO浓度很低时,IMOO会直接分解成为活性自由基·OH和活性较高的醛类化合物。同时本文也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利用包含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216―298 K大气层温度范围内标题反应涉及的速率常数。计算得到298 K条件下·OH引发苯乙烯的大气反应初始步骤的总反应速率常数为1.90×10-10 cm3 molecule-1 s-1,通过拟合得到216―298 K温度区间的阿伦尼乌斯公式并且可以预测相关污染物的大气化学寿命。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IMOO的大气寿命大约为10-9 s,表明苯乙烯-·OH氧化反应对SOA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本文为后期实验研究VOCs氧化反应对SOA形成可能性以及反应机理提供理论帮助,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苯乙烯及其大气氧化产物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岸船间使用E1数字话音中继时出现接通率低的问题,通过启用信令跟踪功能,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接通时延大,引起超时中断所致。从NO.1(MPC)的信令特征、信令配合出发,对问题产生的
财富效应是消费函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富效应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萎缩的原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发现1999年到201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农村居民家庭
为了设计一种表面带有多孔结构的金属牙桩,比较多孔金属牙桩和铸造桩修复上颌中切牙后的应力分布,采用上颌中切牙建立多孔金属牙桩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牙桩的表面设计成
针对基于ANSYS在进行冲压成形分析时界面操作可视化差,难以形成参数化分析的问题,对VB封装ANSYS设计编程的可视化、参数式操作界面进行研究。设计了冲压参数化设计分析流程与
探讨了微波通信系统进行自适应ECCM技术研究的方法。结合应用实例,提出了根据实时监测的信息资源,按照预设的ECCM管理策略控制设备运行,实现自适应抗干扰、抗截获效果的技术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崭新的科学发展观念。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社会发展的所有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森林的资源缺乏性和发展林业的必要性,必定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以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林业体系,从而实现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发展;可持续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所谓可持续性,其含义是指在某个特别的生产水平中,特
离轴抛物面反射镜以其几何焦点无像差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大口径光学系统中.不仅简化了光学系统结构、提高了成像质量、减小仪器的尺寸和重量,同时也降低了造价.以一块有效口径
<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最为常见的有毒气态污染物,近年来光催化与热催化氧化技术在VOCs处理方面备受关注。光催化氧化法可直接利用太阳光,在常温常压下无选择性地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