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思考源于"字"是否对应汉语中独立运用的最小有意义单位。这个问题中限定了三个条件:1.能独立运用;2.有意义;3最小单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能驳斥这一观点的特例不胜枚举。一个独立的字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如"蝴蝶"一词中的"蝴"。"字"是汉语书写符号的单位。本文主张"词"才是对应的汉语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有意义单位。"词"可独立使用,可以成句,可以造句,本身必然有意义。"最小单位"这个条件是建立在满足以上两个基本条件之后才实现的"最小",满足如上两个基本条件的最小单位,并不意味着不能再划分。实际在"词"这个层级上,确实可以继续向下划分。探究汉语言中的最小结构单位,才能有效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描述汉语语法规律。本文目的即在将"字"从语言结构分析中剥离出来,并辨析最小语言单位和"字"之间的关系。究竟汉语言中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什么,传统的"字"说,亦或是新近的"语素"说,又或是其他可能的层级结构,这需要通过观察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并一一进行辨析。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我们都应该深入挖掘并探明其最小的结构单位,研究其性质、功能和特点,并进而探析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语素"、"字"、"词"均是汉语言中颇具说法的结构单位,但却属于不同层级、不同方面的单位,我们需要给其均下一个具体完整的定义,且力求划分上的严密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