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果树资源,由于其自然繁殖力较低,以及受人为活动和环境改变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急剧减少,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并扩大繁殖野生欧洲李对新疆野生果树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组织培养育苗具有繁殖系数高,占用面积小,可周年进行工厂化生产,环境条件较易控制等优点。对影响野生欧洲李叶柄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筛选适合野生欧洲李叶柄初代培养的最佳方法,期望建立其叶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野生欧洲李资源的保护和扩繁提供技术支持。试验所用野生欧洲李叶柄材料采自伊犁新源改良场三队。对影响叶柄初代培养的消毒时间(75%乙醇消毒30、40、50、60 s+0.1%氯化汞溶液消毒5、6、7、8、9 min)、暗处理时间(0、7、14、21、28 d)、培养基种类(B5、MS、WPM)及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配比(6-BA:0.2、0.5、1、2 mg·L-1;NAA:0.5、1、2、3 mg·L-1;TDZ:2、5、7.5、10 mg·L-1;2,4-D:1.5、2、2.5、3 mg·L-1)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野生欧洲李叶柄材料较好的消毒时间和方法为:75%乙醇消毒40~50 s,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消毒5~6 min,无菌水冲洗3~5次。(2)叶柄接种后以暗处理14d后转到光照培养箱培养为宜,此时叶柄明显膨大形成愈伤组织。(3)在选用的3种培养基中,以B5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时叶片生长状态最佳。(4)适合野生欧洲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较优生长调节剂配比为0.2 mg·L-1 6-BA+2.0 mg·L-1 N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