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藤(Derris trifoliata)为红树林常见伴生藤本植物。为了解鱼藤对潮间带淹水胁迫的响应和适应,在模拟正规半日潮淹水条件下,采用沙培基质,以盐度为10的人工海水栽培鱼藤幼苗(初始高度为22.72±4.62cm),并针对鱼藤作为攀缘植物的特性,在各梯度对等地设置了提供其攀援的支持物。培养70d后,结果显示:(1)鱼藤幼苗的存活率随淹水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R2=0.533,P<0.001),在0h淹水时间下为100%,在淹水2-4h时间下高于50%,淹水6-12h时均低于50%,并以淹水12h时达到最低为29.2%;(2)各淹水时间处理中,非攀援和攀援幼苗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培养期间,海水注满装置时,非攀援幼苗均被完全浸没,而在培养后期各处理攀援苗均已露出水面。攀援幼苗茎长、单株干重、相对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非攀缘幼苗;(3)非攀援幼苗茎长、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和相对生长速率均与淹水时间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2-4h达到最大,均在10-12h达到最小。支持结构生物量比(SBR)则与淹水时间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R2=0.808,P<0.001);攀援幼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与淹水时间的增加关系不显著(P>0.05),支持结构生物量比(SBR)随淹水时间变化不显著(P=0.565)。以上结果表明:鱼藤幼苗有一定的抗淹水能力,适当的淹水对其生长有利,4-6h为淹水临界点,超过临界点时间的淹水胁迫抑制其生长,这和鱼藤主要生长分布在红树林区的中高潮带相一致。非攀援鱼藤以增加支持物的投入作为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同时这也是对完全浸没的一种适应机制;攀援幼苗由于摆脱淹水胁迫使得其生长优于非攀援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