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血流灌注指标血管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Ⅵ)与病理分级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宫颈鳞癌患者,采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在术前对癌组织内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将其与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分级及MVD值进行分析。结果 57例宫颈鳞癌患者Ⅵ与MVD呈正相关(r=0.346,P<0.05),术后各病理组织学分级Ⅰ~Ⅲ与Ⅵ、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高,Ⅵ、MVD亦增高。结论宫颈鳞癌3D-CPA定量指标Ⅵ与肿瘤病理分级及MVD呈正相关。3D-CPA的应用能够实现术前对肿瘤血供进行定量分析,给临床医生术前评估宫颈鳞癌分级提供有力证据。宫颈癌是多血管实体肿瘤,大量研究证实,一些分化较低的肿瘤细胞自身能分泌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内部血管新生,为自身生长提供物质基础。新生血管又为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和脉管转移提供条件。以往宫颈癌靠临床医生术前经妇科检查主观确定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近年随着三维彩超血管定量技术的迅速发展,能够对肿瘤血流灌注情况在术前进行定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