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感知与认知视角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织委员会明确表示,统筹考虑赛事需求、赛后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此次办赛的工作重点。更为重要的是,冬奥会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这意味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织委员会将特别注重可持续性、遗产和可行性,在《奥林匹克议程》的指导下完善北京冬奥会的环保计划及实施方案,由此促进冬奥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鉴于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具有较长时间,因此将本文的研究定位为事前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提升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冬奥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绿色冬奥会作贡献的同时,也为相关的政府部门、环保部门提供建议,对冬奥会的环保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规划与管理。基于此,借本次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以居民视角对客观存在的大型体育赛事领域的环境影响予以研究,调查研究北京居民对2022年北京绿色冬奥的整体感知与认知,将不同特征的居民进行分类,分析其对绿色冬奥感知与认知的不同之处,促使居民切身投入环保工作,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以期为其它目的地举办冬奥会时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浏览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较为细致地从这些文献中梳理、归纳出国内外体育赛事的环境影响以及居民对体育赛事影响的感知与认知。问卷调查法:在实证研究阶段,为获得居民对北京冬奥会环境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对北京居民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发放600份调查问卷。比较研究法:将居民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不同特征的居民对冬奥会的感知与认知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之处。数理统计法: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居民对2022北京绿色冬奥的认知从调查结果来看,北京居民对北京绿色冬奥整体的认知程度较低,对大多数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问题表示不了解。大多数北京居民并没有将"绿色冬奥"与"个人环境"结合起来,环境教育存在缺陷,尚未形成公众参与的机制,公众环境价值观停留在表面,公众思维没有体现出冬奥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由此可以得出,与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体育城市相比,北京仍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将2022年北京绿色冬奥与居民生活、城市整体环境改善有效的融合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2)居民类型将居民对北京绿色冬奥的感知与认知划分为体验者、现实主义者和积极拥护者三类。体验者认为北京再次举办大型赛事给北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及一些不可避免的环境负面影响,而现实主义者则中立的认为北京举办冬奥会就环境问题而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重点关注交通拥堵及水污染问题,同时提出希望得到更好的环保教育。积极拥护者认为北京举办冬奥会改善了北京的整体环境,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环保政策便民利民。3)不同居民类型之间的认知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居民类型之间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就体验者而言,整体的认知程度较低,大多数问题表示不清楚,但十分重视工业污染的问题;就现实主义者而言,对北京冬奥会环保问题有一定的认知,并积极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切身关注自身的利益;就积极拥护者而言,他们对北京绿色冬奥有较高的认知度且积极拥护北京绿色冬奥的举办,但是对相关知识与概念认知并不精准。他们着眼于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认为北京举办冬奥会的举办能够给交通拥堵问题带来一定的改善。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获得10个测量居民对北京绿色冬奥感知的变量,主要由空气质量、交通与能源、水环境、生态建设、工业污染和固体废物、环境教育、居民对冬奥的态度、居民对绿色冬奥的态度、居民对冬奥的支持意向和居民对绿色冬奥的支持意向10个维度构成。第二,以北京居民对北京绿色冬奥感知与认知为实证研究案例,对北京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对2022北京绿色冬奥的认知低;同时,对北京居民群体进行细分,可划分为体验者、现实主义者和积极拥护者三类;而三类居民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第三,加强环保教育,抓住北京张家口将抓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双重历史机遇,将环境保护理念充分融入选址勘探、场馆利用和建设、设备运营、赛事支持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中,将这一区域变成中国环境改善政策、决心和技术利用的窗口。
其他文献
2009年11月16-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16日下午,他在上海科技馆以所谓Town Hall Meeting(国内有译成“面对面”,不够贴切,后文简称“上海THM”)与500余名中国青年学生展开对话。活动共持续约一个小时。奥巴马用“侬好”开始其约15分钟的演讲并随后回答了8个中国青年和网民的提问。笔者认为,该事件为我们近距离了解奥巴马政府对我国的新媒体国际宣传提供了难得
当地时间2009年8月4日,创刊仅5个月的《中国日报(美国版)》在美国亚特兰大荣获美国商务部颁发的2009年度美国东南地区最佳少数族裔媒体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获此荣誉的中国媒体。  在当日举行的第27届少数族裔企业发展周庆祝午宴上,美国商务部少数族裔企业发展署东南地区主任帕特里霞·海恩斯女士向《中国日报》北美总经理曹青颁发了奖牌。该奖项提名单位代表、亚特兰大中华专业人士协会副会长许东向与会各方
军队形象是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部分    长期以来,西方“妖魔化”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拿军队说事,极力丑化、抹黑我军形象。他们出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媒体“卖点”需求,不遗余力地散布“中国军事威胁沦”,企图在世界公众中塑造一个非和平、敌意的军队形象。他们往往透过有色眼镜观察中国军队发展,用冷战思维评议中国的国防和军事活动,甚至推测猜疑、歪曲事实,编造虚假报道,致使我军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西方媒体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羊肉市场的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已不仅只满足于能吃上羊肉,而是追求无公害、绿色生态的优质羊肉,特别是"吃羔羊肉"成为
会议
A公司澳洲分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矿山机械设备技术研发的公司,在市场份额少,竞争却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环境下,导致分公司内部业绩呈下滑趋势,不尽如人意。分公司发现其在矿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