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细胞壁的影响,探讨胃部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方法将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微需氧传代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幽门螺杆菌NCTC11637、SS1两菌株以布氏肉汤制成菌悬液,分别接种至含不同浓度的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红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的布氏肉汤液体培养基中,置37℃微需氧培养3-5天,以0.22μm滤菌器过滤,滤过物加入新鲜无抗生素的布氏肉汤,于需氧条件下培养,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至出现大量球形体后传代,传5~8代后经离心收集球形体,以煮沸法提取球形体DNA进行16SrDNA片段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浓度≤2mg/ml或≤1mg/ml)和甲硝唑(浓度≤5mg/ml或≤10mg/ml)4种抗生素均可诱导NCTC 11637和SS1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形成L型(HPL),且两菌株在抗生素浓度为≤1mg/ml时诱导形成圆球体较多见;产生的HPL可通过孔径0.22μm滤菌器,与其相应细菌型分离获得HPL纯培养物,并可在非高渗透压液体培养基内于有氧条件下传代生长;产生的稳定HPL的DNA经PCR可扩增出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分子量约550bp HP的16SrDNA片段。结论破坏细菌DNA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或DNA合成的四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生素均可导致HP SS1和NCTC11637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形成HPL。在抗生素使用上,若药物剂量的不规范,或未按疗程规定用药,HP都有可能在体内形成细胞壁缺陷变异从而潜伏于胃粘膜组织内,这可能是HP的反复感染及HP相关胃部疾病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