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两相流中Stefan流对球形颗粒受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体和反应性颗粒或催化剂颗粒混合的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能源与化工系统中,此种流动中,颗粒表面法向上会产生一个与反应和组分扩散有关的质量流,该质量流一般被称为Stefan流。Stefan流会影响气固相间的质量、动量、热量传递,从而影响气固相间的作用力。但目前广泛应用的气固相间曳力模型主要是基于非反应性颗粒建立的,没有考虑反应产生的Stefan流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因此研究Stefan流对颗粒系统受力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使用具有二阶精度的浸没边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IB-LBM)对含有Stefan流的气固系统进行直接数值模拟。首先,对含Stefan流的单球绕流问题进行模拟,发现Stefan雷诺数对颗粒所受曳力有明显影响,并与低雷诺数下的解析解吻合良好。其次,本文对含Stefan流的不同固体体积分数多颗粒系统进行研究,采用蒙特卡罗法生成多个特定固体体积分数下均匀随机分布的球形颗粒群,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直接数值模拟。系统整体固体体积分数从0.03到0.3,颗粒雷诺数从1到100,Stefan雷诺数从-3到6。结果表明:随着Stefan雷诺数的增大,颗粒所受曳力减小;并且随着固体体积分数的增加,Stefan雷诺数对曳力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当固体体积分数低于0.1时,Stefan雷诺数对曳力有明显影响;当固体体积分数高于0.3时,Stefan雷诺数对曳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仍采用人工控制的落后现状,或者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后仍有不完善的状况,采用双PLC控制方式,通过光纤与地面监控系统通讯,实现井下中央泵房的远程监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混合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固-液旋流分离器内的两相流流动机理及分离特性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分离特性符合有密度差的两相流分流机理。建立的模型
《三体I》凭借斩获"雨果奖"而在国际上名声大噪,之后中国的科幻小说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关于《三体》及科幻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关键词和主题,《三体》在海外获得成
<正>引言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区域之间的竞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独特的
会议
采用PLC作为下位机来采集各种数据和状态的判定并发出各种控制指令,使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带触摸屏功能)作为上位机以及组态软件KingView6.53作为开发平台,完成工程施工时的实时监控
详细介绍选煤厂配煤系统,分析影响配煤质量的因素,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灰分反馈控制策略,为实施配煤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