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本文通过对风险管理作用以及我国目前高校学生教育中风险管理教育现状的简单分析,指出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风险管理教育,对于教育的内容,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大学生;思考
风险管理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近年来不断被政府以及有关企业的一些专门部门所重视,在自然灾害、生产安全、金融等专业领域开展了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国际风险分析协会将风险界定为“对人类生命、健康、财产或者环境安全生产不利后果的可能”;而联合国的有关报告将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有害后果的可能性或预期损失”1。我们通俗的认为风险就是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造成的有害后果。风险内涵包含两点主要内容一是可能性,二是不利后果。所以,预警、评估、研究风险成为人们为了避免或者减小风险损害的必然选择。
因为风险管理能够尽可能避免巨大的损失和灾害,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在政府、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风险贯穿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社会活动过程的始终。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规划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所以,笔者呼吁,在大学课程体系里应该增加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等学校应尽快立项,统筹规划,论证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使风险管理教育早日走进大学课堂。
在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决策者,在对其进行各种文化课程以及科学知识、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教育,风险存在于任何过程之中,无论从事任何工作还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对于个人的幸福生活,对于任何一个单位、部门的安全稳定,对于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减少各种灾害带来的潜在损失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各大学建设“平安校园”的客观要求。
如何在大学里开展风险管理教育?有必要探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规律。我们知道,大学新课程的设置以及讲授,有着规范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审核程序,建议可以先作为选修课或者讲座的形式,边讲授边试点,摸索规律,找到行之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的知识贮备。
1 成立风险管理教育培养方案专家组
风险管理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减小风险,避免各种灾害带来的损失,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首选,因为风险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任何一门学科、教育模式以及内容的选择,离不开科学论证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所以成立专家组研究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很有必要。
2 大学生风险管理意识现状摸底
首先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风险管理的意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发展概况了解多少?然后有的放矢的制定教学大纲,培养计划和编写、选择符合实际的教材。
3 注重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大批风险管理专门人才,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印象,掌握风险管理的内涵。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风险管理,为企、事业单位减少损失和灾害提供可能,学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中融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过程,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4 风险管理教育内容探析
4.1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风险的基本定义、风险管理的内涵等
4.2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
风险管理学科的产生、发展,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首次提出“风险管理”一词,从此,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在美国兴起。风险管理在企业界广泛应用(20世纪70-90年代)。引起各国政府普遍重视(21世纪初至今)。
4.3 风险管理的作用;
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每一项重大事件完成的各个过程、环节中,离不开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通过运筹规划、实施和运行管理手段,达到“减少和预防增量风险,控制或者消除存量风险”,关口前移,在事发前,对风险诸因素评估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风险和损害的发生。
4.4 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要立足于科学、规范、有序、动态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分级负责、政府部门依法管理、责任主体认真履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各负其责,形成一种格局。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風险管理的文件,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提出了专项风险管理体系、区域风险管理体系和综合风险统筹协调机制等,可以推而广之。
4.5 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有学者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流程如下:计划和前期准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沟通等。笔者认为,风险管理的流程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和明确。
建议风险管理教育课程包括以上基本内容,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有更好的教育方案呈现出来,为我们大学的风险管理教育增光添彩。
注 释:
1 “践行北京精神 提高履职能力”,北京出版社,207页
参考文献:
[1] “践行北京精神 提高履职能力”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文系2013年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科研个人项目“职业院校‘平安校园’建设基础工作研究”(编号GR2013-01)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大学生;思考
风险管理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近年来不断被政府以及有关企业的一些专门部门所重视,在自然灾害、生产安全、金融等专业领域开展了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国际风险分析协会将风险界定为“对人类生命、健康、财产或者环境安全生产不利后果的可能”;而联合国的有关报告将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有害后果的可能性或预期损失”1。我们通俗的认为风险就是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造成的有害后果。风险内涵包含两点主要内容一是可能性,二是不利后果。所以,预警、评估、研究风险成为人们为了避免或者减小风险损害的必然选择。
因为风险管理能够尽可能避免巨大的损失和灾害,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在政府、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风险贯穿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社会活动过程的始终。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规划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所以,笔者呼吁,在大学课程体系里应该增加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等学校应尽快立项,统筹规划,论证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使风险管理教育早日走进大学课堂。
在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决策者,在对其进行各种文化课程以及科学知识、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教育,风险存在于任何过程之中,无论从事任何工作还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对于个人的幸福生活,对于任何一个单位、部门的安全稳定,对于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减少各种灾害带来的潜在损失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各大学建设“平安校园”的客观要求。
如何在大学里开展风险管理教育?有必要探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规律。我们知道,大学新课程的设置以及讲授,有着规范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审核程序,建议可以先作为选修课或者讲座的形式,边讲授边试点,摸索规律,找到行之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的知识贮备。
1 成立风险管理教育培养方案专家组
风险管理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减小风险,避免各种灾害带来的损失,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首选,因为风险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任何一门学科、教育模式以及内容的选择,离不开科学论证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所以成立专家组研究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很有必要。
2 大学生风险管理意识现状摸底
首先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风险管理的意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发展概况了解多少?然后有的放矢的制定教学大纲,培养计划和编写、选择符合实际的教材。
3 注重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大批风险管理专门人才,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印象,掌握风险管理的内涵。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风险管理,为企、事业单位减少损失和灾害提供可能,学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中融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过程,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4 风险管理教育内容探析
4.1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风险的基本定义、风险管理的内涵等
4.2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
风险管理学科的产生、发展,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首次提出“风险管理”一词,从此,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在美国兴起。风险管理在企业界广泛应用(20世纪70-90年代)。引起各国政府普遍重视(21世纪初至今)。
4.3 风险管理的作用;
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每一项重大事件完成的各个过程、环节中,离不开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通过运筹规划、实施和运行管理手段,达到“减少和预防增量风险,控制或者消除存量风险”,关口前移,在事发前,对风险诸因素评估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风险和损害的发生。
4.4 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要立足于科学、规范、有序、动态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分级负责、政府部门依法管理、责任主体认真履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各负其责,形成一种格局。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風险管理的文件,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提出了专项风险管理体系、区域风险管理体系和综合风险统筹协调机制等,可以推而广之。
4.5 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有学者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流程如下:计划和前期准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沟通等。笔者认为,风险管理的流程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和明确。
建议风险管理教育课程包括以上基本内容,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有更好的教育方案呈现出来,为我们大学的风险管理教育增光添彩。
注 释:
1 “践行北京精神 提高履职能力”,北京出版社,207页
参考文献:
[1] “践行北京精神 提高履职能力”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文系2013年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科研个人项目“职业院校‘平安校园’建设基础工作研究”(编号GR2013-01)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