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不断出现各种涉及风险的问题;相应地对相关人员的表现,如心理素质、决策水平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体在完成风险任务中的表现更是引起了学术界对于冒险行为研究的关注。"冒险"指的是可能导致损失但是有可能获取收益的行为。最近的研究表明,当情景中包含可能的较大的损失时,积极情绪水平较高的个体倾向于风险规避;而当情景中只包含较小的损失时,积极情绪水平较高的个体倾向于风险寻求。因此,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在完成风险决策中做出更加优化的表现。根据Fredrickson的拓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之所以在包括风险决策在内的许多压力情景中都表现出积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积极情绪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加快乐,而是因为他们积累了很多资源(如心理韧性)。这一解释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这些资源在个体应对压力情景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鲜有研究直接检验这一假设。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一个压力任务,即20轮风险投资任务,直接检验积极情绪和心理韧性对于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和心理韧性有利于个体在完成风险任务中的表现。具体而言,在实验开始前积极情绪水平较高的个体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韧性的个体在完成风险投资任务时采用了更加优化的策略,在投资任务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完成风险任务后体验到了更多的积极情绪。而且积极情绪对于投资决策和情绪体验的积极作用可以被心理韧性解释。消极情绪没有影响积极情绪、心理韧性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积极情绪导致更优化的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而且在行为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相关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