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央文件的制定,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成员和首个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省份,体育产业深层次、多维度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在省内开展三所体育特色小镇试点工作,是考虑到省内体育改革进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在辽宁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怀下,体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体育特色小镇成为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全省人民健康发展、构建健康辽宁的新平台。体育特色小镇项目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争取在2020年,建设成一批有着显著体育特色、产业能够高度集聚、促进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人地关系和谐、文化氛围积极浓厚、涉及全面福祉的体育特色小镇。与此同时,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对于居民健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加强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显然,体育特色小镇的规划蓝图和"健康中国"战略有着同样的目的、同向而行,是完成"健康中国2030"国家宏伟目标的桥头堡工程。本研究选取辽宁作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其典型性,试图站在"健康中国"的角度分析辽宁省体育特色小镇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发展路径,努力建成符合健康中国战略、符合国民健康发展、符合地区发展特色的合理途径,旨在促进辽宁省体育特色小镇的跨越式发展、规避潜在风险以及为未来的规划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以"健康中国"、"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等为关键词,精准检索到健康中国和体育特色小镇相关的期刊、论文等总共90余篇,其中借鉴核心期刊、论文共48篇、学位论文5篇,专著3部,并从中主要借鉴了50余篇。并从政府官网获取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态势、相关政策、体育项目和现有资源利用情况的资料与数据。2)实地考察法。通过对辽宁省丹东市大梨树定向运动特色体育小镇、大连市将军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营口市何家沟体育运动特色小镇三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优势资源、区域特征、空间结构以及居民对于健康中国的理解,为二者结合性的研究以及论文撰写提供可靠地信息来源。3)访谈法。通过对3所体育特色小镇的15名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现场访谈,其中包括丹东市大梨树定向运动特色体育小镇13名管理人员,大连市将军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5名管理人员,营口市何家沟体育运动特色小镇5名管理人员。4)对比分析法。对照国外小镇具有相同条件和相似区位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辽宁省三个体育特色小镇的地理优势,在健康中国的视角下为辽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新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全面分析并界定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健康中国背景下辽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成效以及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展开深入研究,如法国霞慕尼小镇、新西兰皇后镇和意大利蒙特贝卢纳镇,总结出其对国内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启示主要有:应依据当地的优势特色,夯实运动项目和配套服务的支撑体系,能够满足各类别、各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升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促进体育特色小镇不断向前发展;结合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势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更加强调建设"体育+健康"类型的体育特色小镇;需要契合我国的实际,适应市场化的需求为主导,打造独特的体育产业集群。并提出健康中国背景下辽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为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培育复合型产业人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靠特色吸引人文消费;落实各项考核标准,促进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的合理性,完善建设保障体系(构建出地区要素发展关系图)。研究结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体医结合的模式,从根本上发挥了体育对于居民健康水平的保障,缓解了就医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长足发展。针对于辽宁省体育特色小镇的潜在问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提出对辽宁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这对于体育特色小镇的更好发展,提高人民的运动健身意识,增强全省人民的体育参与度和体验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借鉴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并立足于辽宁省各地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突出人文特色,拉动内需消费和经济增长。在辽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量化考核标准,防止房地产化倾向,抵制"假小镇,真房产"现象的存在。其次,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善保障体系,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结合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给出了辽宁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的设想,以期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