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瘟病菌无毒基因PWL家族分布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00663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瘟病是由灰梨孢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是谷子生产中重要流行性病害之一,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抗性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种植是防治谷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谷瘟病菌的无毒基因与谷子抗病基因互作与稻瘟病菌和水稻抗病基因互作相同,都遵循基因对基因假说。田间谷瘟菌株无毒基因的变化常常使寄主抗病性丧失,因此鉴定各地区谷瘟病菌群体包含的无毒基因类型,了解谷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可为深入研究谷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无毒基因变异机制奠定基础。PWL基因家族作为寄主特异性无毒基因,是谷瘟病菌无毒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关于我国谷瘟病菌中PWL无毒基因家族分布和变异未见报道。为了解无毒基因PWL家族在谷瘟病菌群体中的分布和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5对特异性引物对252株谷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扩增及测序分析。以252株谷瘟病菌单孢菌株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5对PWL无毒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表明:PWL基因家族在谷瘟病菌中存在变异,变异的形式主要为基因的缺失和插入。谷瘟病菌未能扩增出PWL1基因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说明谷瘟病菌菌株均不含有PWL1基因。共65个谷瘟病菌菌株扩增出无毒基因PWL2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扩增率为25.8%。而无毒基因PWL4和PWL3扩增率均为100%,但谷瘟病菌与稻瘟病菌相比PWL3基因均存849bp碱基的插入。利用谷瘟病菌与稻瘟病菌PWL3基因的差异可通过PCR技术快速区分谷瘟病菌与稻瘟病菌。PWL2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变异,共划分为14个单倍型,单倍型P1为绝对优势单倍型。谷瘟病菌无毒基因PWL家族成员分布及变异分析对于深入研究谷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谷瘟病菌与寄主谷子之间的互作机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正>0引言生态水(层)是本课题组承担国家863-308课题"西部金睛行动"专项"岷江中上游生态环境本底遥感综合调查与评价"课题研究中提出的全新概念[1,2]。与一般文献中"生态需水
会议
景区标牌是景区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景观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景区内的标牌设立必不可少。本文总结了常见景区的标牌功能类型,并针对不同功能类型提出标牌设置的基本原
为增强机器人的实用性,使机器人在一定环境内能够自主完成指定任务,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引入进化的机制与思想,在机器人对环境的反射中,通过学习促进机器人行为与功能的进化。在机器人进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和软件人之间的平行进化方法,建立了平行进化过程的多重广义模型,给出了平行进化的具体算法,并在实际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系统中加以实现与验证。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平行进化
由于奇异时滞系统代数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在构造观测器的结构和计算系数矩阵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利用LambertW函数的特征值配置技术,给出了奇异时滞系统的全阶规范观测器的新的设计步骤。在此基础上,利用S imu link建模对观测器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Matlab对具体算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动态误差状态渐进稳定。因此,算法是一种针对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设计的有效方案。
稳定可靠的高色温白光OLED照明产品是照明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通过测试分析新型高色温白光OLED样品的电学参数、颜色参数、光谱功率分布,研究其新颖特性,结果表明:该OLED相关
新中国初期的宪法与法制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全体人民的智慧,根据国家的客观实际,先后制定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和第一部正式宪法,即《共同纲
研究织物变形特定性优化问题,针对织物形状动态改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方法仿真织物变形,对织物采用质点-弹簧模型进行建模,解决织物变形在实际中的真实特用性,对质点-弹簧模型作了简化,即在模型中减少一部分剪切弹簧。在求解模型中,采用简单的显式欧拉积分法来求解织物的变形方程。同时对织物与环境之间进行了碰撞检测与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稳定性和实时性好,为实际实现提供了参考。
伴随文旅照明行业的快速发展,眩光问题出现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从文旅夜景光环境特征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文旅照明眩光的特点、危害,并结合理论认知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