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化石能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日趋恶化。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不连续、不稳定性和不可控的非稳态特征,配套高效储能系统可调整发电与供电之间的时差矛盾,减少自然条件影响,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储能技术是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性不稳定性的关键瓶颈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普及应用的关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是通过钒离子价态变化实现电能储存与释放,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生命周期长、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的首选之一。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融科储能公司合作,针对液流电池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展开研究,在高性能液流电池用电解质溶液、非氟离子传导膜的制备方法和合成、高比功率电堆、兆瓦以上级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推进液流电池产业化,在不同领域实施了20余项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全球最大规模的5MW/10MWh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功并网运行,标志着我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报告具体介绍团队在液流电池电解液、非氟离子传导膜、高比功率电堆及示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