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3q12.12肺癌风险染色质区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和大多数恶性肿瘤均属于复杂性疾病范畴,发病机制复杂,具有高度异质性。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阐述肺癌的遗传机制,是有效鉴定肺癌高危人群,指导个体化预防和治疗的必要前提,目前对于肺癌遗传机制的认识极其有限。Tag-SNP rs753955 (A>G)位于13q12.12基因非编码区,与中国人群肺癌风险高度相关。本研究以SNP rs753955 (A>G)为遗传标记,较为系统地探讨了13q12.12风险染色质区的生物学意义及潜在机制。我们在SNP rs753955强连锁不平衡区域鉴定了一个肺组织细胞特异性的p53响应性增强子元件。该增强子元件包含三个高度连锁的胚系遗传变异rs17336602(G>C),rs4770489(A>G)和rs34354770 (A>C)以及6个p53蛋白结合序列。该增强子可通过形成染色质环结构远程调控其上游约180k处的靶基因TNFRSF19的表达,进而有效抑制致癌物诱导的DNA损伤和细胞恶性转化,而其内部的三个胚系遗传变异可通过降低该增强子的p53响应性抑制其增强子调控活性及生物学功能,当细胞暴露于致癌物时增强子遗传变异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对117例中国人群肺癌组织标本以及GTEx数据的e QTL分析,证实突变增强子等位基因在体内对TNFRSF19靶基因的抑制效应;TNFRSF19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肿瘤TNM分期和患者生存的显著相关性,进一步支持TNFRSF19在肺组织中发挥抑癌功能。本研究为阐述胚系遗传变异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人类语言的载体作用和人类的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所存的共性入手,分析了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词汇空缺时应采取的几种主要的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
本文针对异构分布环境下的多机器人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规范和框架请求代理(FRB)这一方式的应用系统集成模型。为实现分布异构环境下的多机器人的通信、协同、编程,支持系统任务重组
结合思想政治课特点,针对高三学生的综合复习,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证明高三教学也应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摘要] 目的 探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半髋关节置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入院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观察组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固定术后Harris评分、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