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浆内皮微粒水平的变化,确定内皮微粒水平变化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探讨该方法在早期诊断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价值。方法:30例患者,其中24例为完全性KD患儿,6例不完全KD患儿,分别按病程及超声心动图诊断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浆中CD31 +/CD42b-内皮微粒水平。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内皮微粒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亚急性期血浆内皮微粒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急性期KD患儿中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浆内皮微粒水平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内皮微粒的检测分析为内皮损伤的非创伤性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为KD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发现冠状动脉损伤提供一种可靠的实验室指标,为该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内皮损伤检测和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