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st2和Prrx1标记的间充质细胞对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炎的治疗

来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具有多分化潜能,免疫调节能力并且不具有免疫原性,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许多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为了研究不同间质细胞亚群对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Twist2和Prrx1标记的间充质细胞,通过不同移植方法来探究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30只10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五只,其中四组DSS处理五天后分别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Twist2 + MSC以及Prrx1 + MSC,注射的细胞数为1×106/200 L,对照组注射等量PBS,空白对照组采用水进行正常喂养并在第五天时注射Twist2 + MSC。研究发现,第五天腹腔注射骨髓来源的Twist2 + MSC后,实验组小鼠的结肠炎发生了显著的缓解,体重下降趋势和疾病活动指数都有所下降;静脉注射Twist2 + MSC以及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Prrx1 + MSC后,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HE染色切片也可以看到,腹腔注射Twist2 + MSC五天后的小鼠结肠拥有更多完整的隐窝以及更少的炎症细胞浸润。此外,尾静脉注射间质细胞后,只有极少量的细胞能迁移到发生炎症的结肠部位。对间质细胞进行mRNA表达分析后发现,小鼠的Twist2 +间质细胞经过脂多糖(LPS)的炎性诱导后会高表达抗炎因子COX2和IL-10。本研究发现了骨髓来源的Twist2 + MSC通过腹腔注射后能够缓解小鼠的结肠炎症,而这可能是通过分泌抗炎因子COX2和IL-10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超临界CO2由于其兼具气体的流动性和液体的高密度特性,能够代替清水实施压裂,展示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提出了超临界CO2致
目的探讨磷酸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PLC-γ1特异性抑制剂U73122(1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阻断50μmol/LH2O2诱导的PLC-
探地雷达(GPR)二维逆时偏移算法在处理实际三维雷达资料时,难以实现绕射波的准确归位和能量的完全收敛,严重制约着地下三维目标体的成像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
"适应性成长"模式在现实层面来源于对存量式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体现为从"改革"到"成长"的转变,在理论渊源上体现为"内生"与"外生"金融模式的深化,在思想上体现出国家政策应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清TT3、TT4测定在评价心功能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心脏病患者血清TT3、TT4进行追踪观察,对照组30例(心功能正常或I级),心衰组35例(心功能
掺杂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吸收在THz波段非常明显,其相互作用研究是研制THz通信中的关键器件之一的基础。采用氟化氪(KrF)脉冲准分子激光烧蚀沉积(PLD)技术,制备了Ni掺杂BaTiO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