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高危组化疗后外周血细胞改变及与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神经母细胞瘤高危组患儿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转归、感染率及化疗组合关系,为高危组患儿化疗后预防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分析自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首诊住院的神经母细胞瘤高危组34例患儿,记录化疗方案及化疗后反应,记录化疗当天、化疗第5天、第10天、第15天及第20天的血常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第10天左右降至最低,第15天左右上升。感染发生与第十天的中性粒细胞(r=-0.245)及淋巴细胞(r=-0.227)数量呈负相关。淋巴细胞在四轮化疗后进入持续性淋巴细胞缺乏期。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化疗后四级骨髓抑制达90%,三四级感染率达15.5%,三组化疗药物组合之间在三级(P=0.008)及四级粒细胞减少(P=0.0009)及严重感染发生方面(P=0.01)均有显著差异,以CDDP+VP-16组合反应最轻,而CTX+Adr+VCR组合反应最大。结论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化疗后有明显的骨髓抑制和较高的感染发生率,尤其是CTX+Adr+VCR组合,需重视此组儿童化疗的耐受度,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严重感染率。
其他文献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制造企业的经营理念正由产品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将服务导向划分为战略层服务导向、组织层服务导向和员工层服务导向,分析了各层次服务导向
对桶装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了解读,对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这两种指标菌从各自的菌种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水体、生产过程、包材3个方面对桶装饮用水的微生
从持续性变革视角出发,在扎根研究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开发了保留12个项目的量表,抽取了交互共识、内隐规范和行动逻辑三个组织惯例的维度。正式采样后,通
<正> 丁醛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刹、硫化促进剂等。丁醛中主要杂质有水、巴豆醛、丁酸及微量的乙醛、乙醇、丙酮等。丁醛含量为95%以上,用化学分析难
信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证,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树立学习信心尤其可贵。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
<正> 一公元630年初,麦加的被征服,古莱西部落的皈依伊斯兰教,宣告穆罕默德一生追求的事业已经基本完成。此后的两年多,即从630年到632年6月,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时期。在这